时间:2022-09-14 03:16:37 | 浏览:2743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读历史,学历史,究竟有没有用?
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还是很难受的,因为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人觉得,历史学科就是曹操口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历史中藏有大智慧,想必现在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下面的标语:
读史明理,读史增信,读史崇德,读史力行。
是啊,喜欢读历史的人,往往更能适应于各种场合,上到商务谈判,下到路边吃摊,历史都是不错的话题。
所以,启迪孩子对历史的热爱,这点至关重要,要让孩子变得更优秀,让孩子多读历史,这是一条捷径,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喜欢历史呢?
很多教育学家都说,如果我们一生只读一本人物传记,或者只给孩子推荐一部人物传记,挑到最后一定是苏东坡的传记。
苏东坡是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他的人生经历,能教会我们该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快乐生活,同时也会让我们相信,生活很美好,未来犹可期。
苏东坡置身官场,襟抱苍生,只是命运更迭,好梦难圆,他半世漂泊,一片冰心,只是世事沧桑,有志难酬。
或许苏东坡的一生早成为了历史过往中已经消散的烟云,但他伟大的人格和社会的良心,历经千年已经闪烁发光。
其实,苏东坡除了在文学上的成就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水利专家,当时杭州西湖久弃不用,百姓取水困难,苏东坡到任后,便想到了一个办法,轻松解决了百姓的忧愁。
而经过他治理的西湖,也开始造福苍生,更值得一说的是,他所想到的办法被实施后,如今已经成为了西湖十景之首,是去西湖不得不看一道风景。
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四川眉山市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不仅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也是“宋四家”之一。
只不过各种名誉加身,也没能让他在官场上顺风顺水,跌宕起伏的一生,让苏轼最终成为了苏东坡。
苏东坡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喜好交友,更爱美食,我们现如今能品尝到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等,那都得感谢这位爱吃也爱研究吃的文化人。
可是吃不是人生的全部,想要吃得好,得有保障吃的能力才行,好在苏东坡很有才,在他初次进京应试的时候,便得到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
只是还没等到他在官场大展身手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苏东坡只好回家守孝,守孝期满,苏东坡重返汴京当上了官。
可是好景不长,苏东坡的父亲又去世了,他只好再次回家守孝,而等到他守孝期满再次还朝时,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东坡对新政很不满,在王安石的压力下,他被迫离京。
新法在大宋施行了几年之后,苏东坡觉得不能忍,便上书抨击新法的弊端,王安石很生气,便在宋神宗面前弹劾苏东坡,苏东坡眼瞅着惹不起,便自请外调,被朝廷任命为杭州通判,而这次是苏东坡第一次去杭州。
之后苏东坡又被调往密州、徐州等地,而在徐州时便遭遇了黄河决口,眼瞅着黄河要吞噬一切,城中富民争相外逃,苏轼立即制止,并带头开始修筑长堤,成日成夜冒雨指挥官吏守护城墙,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苏东坡治理了徐州的黄河决口,朝廷便将其派到湖州任职,上任后他给宋神宗写了一篇谢表,当时朝中新政推进不顺,正想着打击一下守旧派,于是便从这篇谢表下手,借此打击苏轼,进而重创守旧派。
就这样,苏东坡被御史台抓捕,进而被押解京师,受此牵连的人员达到了数十位之多,这便是宋朝中期有名的乌台诗案。
这是案件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发誓要置苏东坡于死地,而旧党们却不能见死不救,两派纷纷出力,此时王安石已经退休,他虽然弹劾过苏东坡,但看着他有生命之忧,还是没有坐视不管。
他给皇帝上书说: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正是王安石的这句话救了苏东坡,他被放出狱后,便被贬到了黄州,开启了吃喝玩乐的小日子,毕竟这时候的朝廷已经不需要他了。
宋哲宗继位之后,高太后临朝听政,旧党的司马光被重新启用,新党被打压,苏东坡又迎来了春天。
不过当他被召还朝后,他发现新党和旧党没什么区别,感觉他们这些所谓的“王党”都是一丘之利,都不把百姓放心里,于是便又对旧党进行抨击,结果又得罪了旧党,为此,苏东坡只好再次自请出京,这次他又去了杭州。
苏东坡到杭州之后,杭州出现了旱灾,随后又爆发了瘟疫,苏东坡很忧心,便上书朝廷减免贡米,之后又将赐给和尚得度牒全部换成大米来救济百姓。
来年春天,他又将粮仓得米半价出售,才将民众救出水火之中。
可是很快杭州的百姓又遇到了取水困难的问题,当时西湖中长满了水草,每年都要疏通才能保证百姓的用水,可是在宋代中期之后便废弃了,不再有人管,以至于引用西湖水做成的六口大井根本没有水可取。
苏东坡觉得他不能坐视不管,必须要把西湖给盘活了,于是便招募民众一起修筑疏通西湖,重整六井。
可是面对西湖中的淤泥,苏东坡犯了愁,因为要将这些淤泥全部清理运出需要很大的工程量。
在他苦思冥想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这些水草淤泥全部堆砌在西湖的中间,这样便能形成一个贯穿西湖的长堤。
当时西湖南北距离三十里,绕湖一周的话,或许一天都走不完,而苏东坡想到的这个办法,不仅缩短了西湖南北两岸的距离,而且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
长堤建成之后,可以在这条横亘在西湖中间的堤坝两边种上农作物,这样的话,收得的农作物不仅能养活一些人口,还能为后期维修长堤和西湖存储些基金。
此外,还可以在堤坝两边种植一些树木,这样不仅能巩固堤坝,还能供人们乘凉。
不得不说,苏东坡的这一想法当真是好极了,可谓是一个石子打掉了好多只鸟,苏东坡想做就做,在他的带领下,杭州数十万参与这项工程之中,堤坝建成之后,西湖再无水忧。
当地人们为了纪念苏东坡的伟大,便将这座堤坝命名为:苏公堤。
现如今的苏公堤已经成为了西湖十景之首,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堤上风景如画,置身其中,如入仙境……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苏东坡。
参考文献:《宋史》等。
(图网,侵删)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边程壹 周琪 章然今天(1月8日),全省各地的最低气温齐刷刷都在冰点以下。寒风中带上点点阳光的西湖有多美。也许只有穿上棉裤戴上棉帽早早起来的。其中浙北大部-6℃~-7℃,杭州最低气温-6.4℃,再次刷新入冬以来的新低。
4月杨柳垂岸,正式进入杭州西湖最美的季节,而在福建省的泉州市也有一座西湖公园。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贸易中转地。如今更是整座城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城市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清代著名诗人汪沆往返于天津、杭州、扬州之间,对杭州西湖与瘦西湖比较熟悉,深感这两座湖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瘦西湖还有一种娇妍秀丽之风韵,由此而感写下了这受诗篇。
今天的主角就是扬州的瘦西湖,相信所有朋友都听说过杭州西湖,但不是所有朋友都听说过瘦西湖,今天牛哥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扬。江苏的旅游业很发达,像苏州,南京等城市都是我们熟知的,今天牛哥不介绍江苏,不介绍南京,给大家介绍一下江苏的另一个城市的风景。
这两年的疫情对于旅游业来说冲击相当的大,出游的游客数量锐减,就比如杭州西湖,往年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基本已是人山人海的景象。不过没有过多的游客量,这游玩起来确实变得更加的悠闲自在了。这不,趁着好天气周末去西湖边逛逛。作为杭州人,西湖没少来,
越是发达的城市,房价越高,这或许已经成为了更多年轻人不可否认的事实。杭州西湖美如画随着城市化发展,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成为全国城市房价最高的区域,而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的房价紧跟其后。对于现在的杭州市来说,供包括有10个城区,三个县级城市,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她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约6.4平方公里。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就位于杭州市中心西部,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北、西、南三面环山,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西湖早已经成为了杭州的代名词,往往也成为衡量降雨量多少的单位,例如去年郑州特大暴雨一个小时降雨量就为106个西湖。
地图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变化与发展,你知道历史上的杭州是什么样的吗?最新的杭州地图你有没有收藏?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留
主题征稿活动由扬州市诗词协会和杭州市诗联协会首次跨省合作举办,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倡导支持。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扬州市诗词协会获悉,“西湖和瘦西湖”主题征集诗词活动4月1日起开始,30日截稿,为期一个月。
天下西湖三十六,却以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最为有名。西湖的湖面积六七平方公里,而瘦西湖只不过七八百亩而已,扬州的西湖较之杭州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烟花三月下扬州”,历来文人墨客都对扬州情有独钟。
喜欢旅游的朋友都知道,在我们国家,旅游景区是级别的,分别从A到5A,其中5A是最高级别,一旦一个景区被评为5A级景区,那么就意味着这个景区有可能变得极为火热,游客也逐渐会蜂拥而至,从而带来名气和巨大的经济利益,毕竟5A景区相当于是官方认证的
马上进入国庆了,如果没想好目的地可以来杭州,这是一座十分适合穷游的城市,除了西湖免费外,还有许多免费景区。我从中挑选出10个,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有好多连本地人都不知道。第一个: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馆一定要来看下,在此既可以学习杭州城的历史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通讯员 董邦海 俞婷今天(11月6日)下午1点56分,杭州景区公安分局灵隐派出所接到分局指挥中心协助九溪派出所报警:有人在天竺山遇险,从二三十米的峭壁滚落,目前情况不明。
位于我国吉林的长白山天池,新疆的天山天池,浙江的杭州西湖,台湾省玉山的日月潭,你去过几个,或先去哪个。【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是长白山火山口湖中面积最大、水量最多的,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的长白山群峰之中。